导入数据...
心理学院专家赴攀枝花市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专项调研
时间:2025-06-29 10:35:01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查看:114

根据《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事方案》要求,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研究,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于2025年6月16日至17日,组织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徐华春副教授率领调研组,赴攀枝花市对该市开发运行的“i++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相关工作状况开展专项调研。

攀枝花市“i++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主要开发和运行负责人——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团队领衔人杨俊林、市教育和体育局思政科科长杨艳、市第十二中学党委书记张海兵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相关调研座谈与交流研讨。

杨俊林老师首先从系统研发背景、核心功能与应用成效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i++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他指出,该系统研发立足于贯彻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与预警机制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聚焦当前测评工作中面临的“两大一小一难”难题,即测评学生覆盖面大、数据处理复杂、专业心理教师资源短缺,以及测评工具与标准不统一、区域汇总困难等问题。由此,杨老师团队负责开发的“i++系统”针对性的实现了“六个统一”举措:统一测评平台,统一用户界面,统一标准量表,统一预警判定标准,统一心理档案编号,以及统一档案模板规范,真正实现了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的系统化、标准化与信息化。该系统于2022年启动研发,2023年下半年全面推广,2024年正式上线运行。为进一步提升测评反馈与随后干预的时效性,系统配套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未来还计划开放家长端口。

系统介绍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系统的实用性、科学性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徐华春副教授从心理学专业视角高度肯定了该系统在区域性测评实践中的创新价值,特别是其在隐私保护、数据整合、流程标准化等方面的探索。他建议,后续可进一步拓展测评维度,增加积极心理品质相关指标,促进学生全面心理素养发展;同时加强对已有纵向数据的分析和对未来的追踪调查,以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并可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分析的深度与个性化反馈水平,为精准干预和分类指导提供支持。

本次调研不仅增进了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与攀枝花市相关单位的交流互信,也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以“i++系统”为平台载体,深化AI时代背景下的心理健康评估与跟踪研究,共同推动攀枝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校园、培育阳光心灵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王秀俊睿

初审:徐华春

复审:杨程

终审:肖柯

编辑:蓝海

  • datu
  • 校园美景
  • 沟通无界 “心”声飞扬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