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11月3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办的四川省“国培计划(2025)”示范项目——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在狮山校区顺利完成全部培训任务。本次培训聚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需求,旨在进一步强化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能力,推动四川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各高职院校精心遴选的49名优秀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开班典礼: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10月26日上午,培训开班典礼在综合实验楼512举行。四川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李志全、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肖柯、心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兼本次培训班教学班主任于少萍、心理学院教师宁文涛出席典礼。开班典礼由宁文涛主持。
李志全代表学校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鼓励学员们全心参与、认真学习,期望大家回到当地后发挥“种子”教师的作用,引领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李志全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此次培训的保障工作,努力为学员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培训顺利推进。
肖柯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着重说明了本次培训项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结合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学员提出期望,鼓励大家将培训所学转化为育人能力,不断提升心理辅导与教育水平,努力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为高职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筑牢“心理防线”。
于少萍结合培训目标,简要介绍了课程设计逻辑——在覆盖核心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助力学员高效提升专业能力,并祝愿各位学员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收获真知,满载而归。
来自四川天一学院的邓丁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向精心筹备本次培训的四川师范大学领导、老师表达诚挚感谢,并表示全体学员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认真投入培训,积极交流研讨,力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本校、本地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实际能力。本次开班典礼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幕。

图1:开班典礼
培训实施:多维赋能,实战导向
本次培训聚焦“提升高职心理健康骨干教师核心育人能力”目标,运用巴特勒“七步”学习模式,深化“前置课程激疑→实例体验启思→专题共学拓知→实战演练践行”学习链,同时结合当前教育新形势,优化内容与形式,重点围绕三大核心能力、两大关键素养、两大知识模块开展系统化培训。
培训期间,学院邀请了青海民族大学张秀琴教授、西南大学叶海燕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戴艳教授等14位高校专家、高职一线名师和行业资深从业者开展专题讲座,内容覆盖团体心理辅导实施策略、萨提亚家庭治疗应用、校园心理剧实践、高职生心理问题评估与诊断等核心主题,为学员搭建系统的理论框架。
此外,培训特别安排了实地观摩环节,组织学员前往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健康与睡眠中心,通过参观专业实训室、观摩心理辅导过程、与一线心理治疗师座谈等方式,直观学习心理健康服务实战方法。同时,培训还设置了动机式访谈、团体督导等选修课程,并举办“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专题论坛,促进学员深度交流碰撞。全体学员均高质量完成成果提交,培训过程扎实,研训成果丰硕。


图2、3:观摩成都市中和中学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健康与睡眠中心
结业总结:表彰先进,展望未来
11月3日下午,结业典礼在综合实验楼410教室举行,心理学院学工办主任蓝海主持典礼。会上,根据学员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践成果质量等综合指标,评选出7名优秀学员并颁发荣誉证书。
心理学院副院长杨小洋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全体学员的学习态度和研修成果,他希望学员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发挥 “种子” 教师作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辐射带动区域内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强,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同行,收获颇丰。
此次研修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办学实力,为全省高职心理健康骨干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未来,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为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4:优秀学员合影

图5:优秀学员代表发言
初审:于少萍
审核:陈智勇
终审:肖 柯
编辑:李思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