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重大部署,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9月25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大儒心理联合主办的首届西南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论坛在川师大狮子山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靳宇倡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要立足中国大地推进心理学创新发展,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心理学”。要聚焦数字化时代青少年网络沉迷、社交焦虑等新问题,健全危机预防干预体系,更好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上午的论坛环节从多个维度剖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兰,大儒心理创始人、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徐华春副教授,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兼学工部副部长王英梅副教授等专家学者纷纷从社会治理、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多维度、深层次交流与探讨。
下午的论坛环节聚焦“五育并举为了孩子,守卫孩子: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机干预之策”展开。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杰,电子科大附小党委书记康永邦,电子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中心首席教授李媛,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李俊一等围绕五育并举、技术创新等角度,分享如何在构建“家校社医政”协同育人机制中汇聚智慧和力量。
在圆桌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立法控制青少年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能化解全球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吗”开展深入研讨,建议立法规范和保护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并从立法可行性、执行边界、替代方案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作为西南地区的首届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论坛,本次论坛围绕社会治理、法律法规、技术创新、五育并举等议题,展开多维度、深层次交流与探讨,对于构建“家校社医政”协同育人机制汇聚了智慧和力量。
(供稿:李林霞,初审:陈智勇,复审:靳宇倡,终审:肖柯)
编辑:心理学院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