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记心理学院“精彩一课”观摩活动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2日
  查看:1486
  来源:


12月8日下午,我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由心理学院副教授李放主讲的“精彩一课”观摩活动在狮子山校区6教607教室举行,心理学院专业课教研室参加了现场观摩,全校其他教师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观摩了本次授课。李放老师选取核心课程《心理统计及常用软件》中“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一章进行讲授,展示了一堂引人入胜的优质示范课。

图片1.png

整个观摩活动由心理学专业课教研室主任李俊一副教授主持,他从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引出李放老师的授课。在授课环节,李老师从“情商与成功的关系”入手,导入“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的理解,并通过“情商与成功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分析介绍“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异同。李老师把中介效应研究归纳为具有“普遍性”,而“调节效应”具有特殊性,强调“为何”和“何时”,指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课环节,李老师详细介绍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强调应当让学生明确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统计方法、不同分析有不同前提和统计基础、理论基础和恰当研究方法对分析和结果解释至关重要。通过统计方法学的训练,培养学生辩证主义唯物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评课环节,心理学院学术院长郭英教授对李老师的授课高度赞扬,认为他的案例含金量高,仅用一个案例贯穿整个知识点,充分证明了案例的专业挖掘深度,同时指出“课程思政”是盐,是“融入”而不是“嵌入”在不同课程的“菜”里;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杨小洋副教授也指出,“课程思政”的融入不应在语言中,而应在教学逻辑中。

最后,教研室主任李俊一副教授问出了困扰大家的问题:“课程思政更多的是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还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李放老师根据专业性质、课程性质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方法类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统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主义唯物观。”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李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