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国科学院时勘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主题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8日
  查看:1942
  来源:

11月25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里学院于狮子山校区七教105举办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职业发展主题讲座,主讲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时勘教授。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胡尚峰、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副书记王玺威、硕士生导师杨小洋、招生就业处老师魏欢、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教学秘书方丹逸出席了本次讲座,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各个年级学生代表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座。

嘉宾和同学们入座后,王玺威详细介绍了时勘教授并表示热烈欢迎。

14:30,讲座正式开始,时勘教授首先用一句地道的四川话作了自我介绍,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之后他以初中为起点,讲述了他颇具传奇色彩的过去。由于很多外界因素,时勘教授在十五岁那年便成了一名石油工人,文革过后,高考制度恢复,他如愿进入大学。大学中,他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认识了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并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通过讲述自我的职业生涯经历,他引入了讲座的主题。时勘教授的讲话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他引用达尔文的“变者生存,适者生存”的观点,指出“社会”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谈到,当今社会企业现代化程度与物质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地提高,精神生活也该同样如此。通过列举富士康员工的例子,时勘教授做出了心理资本的“太阳图解”,即将心理资本分为感恩、真实、希望、信心、乐观、韧性六个方面。随后,他重点讲解了韧性,提出“抗逆性”的概念,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时勘教授用了邓小平与刘少奇两位在文革时的不同态度来说明抗逆性的作用。他说,唯有抗逆性提高了,大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时勘教授提到的第二点是职业生涯与胜任条件。他认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方向的选择上,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是对自我的了解,知彼是对职业本身的了解。通过一些有意思的题目,时勘教授现场分析了几位参与者的表现。

第三点,时勘教授提到了人职匹配的基本技巧。他通过讲述“神五”宇航员选拔的故事,让大家了解自我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与方法。随后,他抽取了一名同学做“应变能力”的情景测试。

最后,时勘教授对大家提出了几点希望:1.建立个人发展远景;2.保持创造张力;3.促进心灵的变换;4.培养自我超越精神。结语阶段,教授邀请全场一同朗诵了一首小诗:“青春多美丽,时序若飞驰。前程未可量,奋发而为之。”

讲座结束,杨小洋总结了讲座内容并再次欢迎时勘教授的到来。

最后,时勘教授提议大家一起拍张合照。合照过后,嘉宾和同学们有序离开了会场。

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